台北市有逾半數的國小學童、3╱4國中生都有近視。市長郝龍斌昨天在國小校長會議上決定,從下月新學年度起,測量市內中小學新生視力、蛀牙率,每年追蹤並作為校長治學績效。
教育局提供學校的視力保健具體改善策略包括:學校成立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、研擬全校視力保健措施、訂定校內視力保健指標、視力不良學生健康輔導、建立健康運動習慣、每周三次實施愛眼操或望遠凝視等。
郝龍斌在會中指出,希望孩子能夠快樂學習、健康成長,唯有健康的小孩,才能贏在起跑點上。
依教育局統計,市內小學生近視率98學年度為52.85%,99年度為52.32%;國中98、99學年度則皆為78.13%。
教育局剛訂頒「北市國民中小學視力保健改善計畫」,9月起,每學年度測量國小四年級生、國中七年級生視力不良率,隔年再做比較。維持相同或視力不良率增加4%(含)以下者,該校校長及承辦人員給予獎勵,並列校長治學績效。
反之,如果視力不良率增加15%以上者,則列入高關懷學校名單,教育局會要求該校改善。
口腔保健部分,教育局表示,北市學生齲齒率向來較低,以99學年度為例,小學四年級學生齲齒率為34.07%,比教育部所訂定全國性標準55%為低。
教育局表示,口腔保健也研訂具體考評指標,只要各國小四年級學生齲齒率低於55%(含)者,該校校長及承辦人員給予獎勵,並列入校長治學績效。
不過若各校學年度小學四年級學生齲齒率達75%(含)以上者,也會列入北市高關懷學校名單,並要求進行改善、加強輔導。
國語實小校長楊美伶指出,學校老師在午餐後都會要求學生刷牙,學校的燈光與閱讀環境也都很注意,不過應該要多跟學生家長宣導視力保健,才能確實降低近視率。